5月债市多空角逐 银行基金双雄对垒

28次阅读

新三板基金发行首日 “日光”“比例配售”重现

6月10日开始发行的首批可投新三板基金产品之一——华夏成长精选6个月定期开放受热捧,募集规模超过30亿元,并提前结束募集,后续将启动比例配售。“日光”“比例配售”重现。“这反映了市场对新三板投资的热情。”市场人士说道。一年前,首批科创板主题基金获批设立,怀着对科创板的关注和期待,投资者纷纷携资金入场,产品发行之初频频上演“一日售罄”场景。一年后,伴随资本市场又一次制度创新应运而生的新三板基金,蕴含哪些投资机会?投资者应了解哪些新三板基金的核心情况?

 5月债市“跌跌不休”,跌幅、跌速为近年少见。随着托管数据出炉,债市下跌背后的多空角逐浮出水面。数据显示,5月商业继续增持,而广义大举减持,分别是当月多空阵营的主力。

 

银行买 基金卖5月国债期货价格走低、现券收益率上行,债市出现“牛转熊”的势头,波动较剧烈。从托管数据看,商业银行此时果断地表现出传统债市多头主力的担当。综合中央结算公司和上海清算所数据,5月商业银行债券托管面额环比增逾万亿元。其对利率债的增持最为显著,持有的国债、地方债、政策性银行债分别增加1986亿元、7348亿元、1645亿元。不难看出,5月新增的万亿量级政府债券被商业银行买走了大部分。

 

与商业银行大举增持形成对比的是,广义基金托管面额5月环比减少逾3000亿元。其中,广义基金在上海清算所的托管面额减少6233亿元,在中央结算公司的托管面额增加了2702亿元。这反映出广义基金对各类品种的不同态度。

 

5月,广义基金托管的超短期融资券面额大幅下降,环比减少715亿元。广义基金的同业存单托管面额在各类机构中减少最多,为3462亿元。

 

同样在“减持”的还有证券公司,其主要券种托管规模环比减少逾300亿元。其他机构来看,境外机构主要券种托管规模环比增逾千亿元,增量主要为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;保险机构主要券种托管规模环比增长逾700亿元。

 

兴业证券黄伟平团队认为,5月广义基金和证券公司配置动能减弱,可能与非银整体规模压力有关;而重利率轻信用,可能与博弈利率调整后的交易机会有关。境外机构方面,5月尽管有人民币汇率贬值以及债市调整等“逆风”,但外资买债增幅创出近一年新高。这其中的核心逻辑是发达市场货币政策“大放水”,中国债市开放深化,以及中国债券资产的高性价比,这些因素驱动外资持续流入中国债市。

银行股解禁大考表现分化 5家银行年内推出股价稳定方案

面对解禁压力,截至6月10日(解禁流通日)收盘,邮储银行跌幅为3.19%,盘中股价刷出上市以来新低;上海银行微涨0.25%。数据显示,接下来还有9家银行即将面临限售股解禁,解禁数量合计达218.41亿股,解禁股市值粗略计算接近1200亿元。

 

机构去杠杆明显

 

分券种来看,变化最突出的当属同业存单,其托管规模5月环比减少5299亿元。不过这也有迹可循。数据显示,一级市场上,5月同业存单净融资额为-5826亿元,历史罕见。

 

分析人士认为,这背后是银行在去杠杆。质押式回购情况则印证了更为广泛的机构去杠杆行为。截至5月底,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余额为4.38万亿元,环比减少约3000亿元,广义基金质押式回购余额下滑最多,为1729亿元;商业银行、证券公司质押式回购余额分别下滑567亿元、484亿元。

 

黄伟平团队指出,质押式回购净融资额与杠杆率走势一致。5月,广义基金杠杆率由1.11下降至1.06,证券公司杠杆率由2.58下降至2.195。

 

“5月资金利率中枢走高,央行持续宽松政策预期出现一定程度逆转,机构纷纷降低债券投资杠杆水平。另外,6月需要面对资金跨季考验,降杠杆也是未雨绸缪之举。”该团队表示。

 

 

点赞

深圳这家P2P涉案68.35亿元:一审8人获刑 未兑付8.23亿元

金融虎讯 6月10日消息,据深圳南山区人民法院消息,2020年6月5日,南山法院对“林某彬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”进行一审公开宣判该案涉案金额高达68.35亿元。

正文完
 
admin
版权声明:本站原创文章,由 admin 2020-06-11发表,共计1622字。
转载说明: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-4.0协议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